中国航空邮政的起源及早期发展
日期:2025-04-15
打印
【字号: 大 中 小】
一、航空技术及航空邮政进入中国
1903年12 月17 日,美国莱特兄弟成功试飞人类首架飞机,飞机在几年内即进入实用。早期飞机载重量小,安全性差,最早的应用不是载人、载货,在军用领域主要作通信工具,在民用领域主要作邮政运输。 1900-1901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津期间, 法国军队气球队及英国军队气球连的邮件,记录了中国境内最早与航空有关 的 邮 政 活 动。 1910 年 8 月,英国 布莱克浦尔 (Blackpool)举办第二届航空博览会,有中国人参观展览,并用展场发售的明信片书写观感后寄回国内,为目前所知中国最早与飞机有关的邮件 。1911 年 9 月 9-16 日,英国为庆贺乔治五世加冕,在伦敦-温莎间进 行英国本土首次航空邮政飞行,若干邮件经飞机运送后再转海运或经西伯利亚铁路,到达中国香港、上海、汉口等地方(图 4) 1914 年,日军围困在 中国山东青岛的德国军队 ,德 军 一 架“鸽 ”飞机于 11 月 6 日携文件袋及 1 封信飞离青 岛,为中国境内最早经飞机运送的航空信件。在先锋时代的航空领域,中国人并不落后。1909 年 9 月 21 日,祖籍广东恩平的旅美华 侨冯如在美国西海岸奥克兰的兰尼学院操场试飞自己研制的第一架飞机,为中国人首次飞 行。冯如因此被尊称为“ 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 中国航空之父 ”。现在美国奥克兰航空 博物馆还陈列有冯如铜像。1910 年,清王朝官派厉汝燕赴英国布里斯托学习飞行,成为获 得英国飞行证书的第一位中国人。1910 年 7 月,在美国出生的华人谭根(Tom Gunn)携自制水上飞机参加芝加哥万国飞机制造大会,获水上飞机组第一名。谭根 1913 年 8 月成为飞越夏威夷珍珠港第一人。 1914 年携飞机到夏威夷、 日本、菲律宾作飞行表演,飞越海拔 2416 米的菲律宾马荣火山,创造水上飞机飞行高度世界记录,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最早 飞行。1915 年在香港、澳门、广州作飞行表演,并创造新的飞行高度世界记录。谭根菲律宾飞行所携邮件为华人最早的航空邮件。现在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国家航空航天博物 馆还展出有谭根照片及事迹。1910 年,清王朝修建北京南苑机场,从法国购买 1 架“法曼 ”飞机作实习用,从日本 回国的刘佐成、李宝竣开始在南苑试制飞机。美国最早的军用机场修建于 1909 年, 日本最早的军用机场修建于 1911年。1911 年,外国飞行员开始到中国飞行 。2 月 21 日,法国飞行员瑞尼 · 环龙(Rene Vallon)在上海江湾跑马场驾“桑麻 ”飞机作飞行表演,成为在中国上空飞行第一人。不 幸于 5 月 6 日飞行表演时因飞机失速坠毁遇难,又成为中国在飞行事故中的第一位牺牲者。当年上海法租界曾有“环龙路 ”(今南昌路)及纪念碑。 比利时飞行员查尔斯 · 范登 堡(Charles Van den Born)于 1911 年 3 月 18 日、4 月 10 日分别在香港、广州飞行。查 尔斯 · 范登堡之前于 1910 年 12 月 10 日在法属印度支那西贡飞行,成为亚洲飞行第一人。 1912 年,俄罗斯飞行员亚利山大 ·库明斯基(Kouzminsky)驾驶“布莱里奥 ”飞机从圣彼 得堡向东飞行,抵达太平洋沿岸。之后,到中国辽宁奉天(沈阳)飞行,11 月 3 日在北京 飞行,12 月 14 日在香港沙田飞行??饷魉够嵌砉我樵阂槌さ亩?,大文学家利奥 ·托 尔斯泰的侄子。11 月 24 日,美国飞行员威廉 ·艾华特驾驶“寇迪斯 ”水上飞机在上?;破?江上飞行。1911年,飞机在中国进入实用。2 月,冯如携 2 架自制飞机从美国回到广州,7 月在广 州郊区燕塘作飞行表演,大获成功。不幸于次年 8 月 26 日飞行表演时因飞机失速坠毁遇 难。笔者曾代表中国航空学会主持重修冯如坠机处纪念碑。4 月,在法国学习飞行的秦国镛 携 1 架“高德隆 ”飞机回到北京,4 月 6 日在南苑机场飞行,成为在中国上空飞行的第一位 中国人。12 月,美国三藩市华侨革命飞机团第一批飞机器材运抵上海转往南京。1912 年 1 月,厉汝燕携从奥地利购买的 2 架“鸽 ”飞机回到上海,成为辛亥革命后成立的上海军政府航空队队长,4 月 12 日在上海作飞行表演。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航空邮政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各国将大批剩余军用飞机改作商用,商用飞机开始尝试跨洲越洋飞行,世界航空事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1918 年 12 月 13 日,英国进行第一次到印度飞行,也是欧洲到亚洲第一次飞行?;始?空军“汉德利 ·佩季 ”V/1500(Handley Page V/1500) “老僧侣 ”(Old Carthusian)飞 机从英国马特勒萨姆(Martlesham)起飞,经埃及等地方,1919 年 1 月 14 日降落在距卡拉奇 35 英里的奥马拉,43 封邮件经地面运输于 1 月 17 日到达卡拉奇(图 6) 。1919 年 11 月 12 日至 12 月 10 日,澳大利亚籍英国皇家空军军官罗斯 · 史密斯、凯伊斯 · 史密斯兄弟完 成从英国到澳大利亚首次飞行。1920 年 2 月,史密斯兄弟再完成英国伦敦经新加坡到澳大 利亚墨尔本首次航空邮运飞行 。1920 年 2 月 14 日至 5 月 31 日间,意大利空军组 织从罗马经印度、法属印度支那、 中国广州、福州、上海、北京、韩国汉城,到日本东京 飞行。总航程 18105千米,飞行时间109 小时,创造了飞行距离世界纪录,为欧洲到中国 首次全程飞行。意大利飞机在中国航段携带邮件,所盖中华邮政福州邮局邮戳日期为 1920 年 5月2日。中国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设在北京。1918年,北京政府在交通部成立筹办航空事宜处,计划开辟全国五大航空线 。 1919 年从英国购买 2 架 “爱弗罗 (Avro) ”飞机和 6 架“汉德利 · 佩季 0/7(Handley Page 0/7) ”飞机 。 “汉德 利 · 佩季 0/7 ”是英 国第一次世界大 战轰炸机 “ 汉德利 · 佩季 0/400(Handley Page 0/400) ”改装的最早的民用运输机,为中国第一种大型飞机,1919 年 12 月 21 日在北京首 次试飞。1919 年,北京政府陆军部与英国维克斯飞机公司订立 180 万英磅航空借款合同,国务院设立航空办事处掌管全国航空事务。1920 年 4 月 26 日,中华邮政与航空部门订立第一个航空邮运合同。1920 年 5 月 7 日 在北京-天津间进行中国首次航空邮政往返飞行。英国飞行员驾驶“京汉 ”号“汉德利 ·佩 季 ”飞机(图 8),上午 10 时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50 分钟后在天津佟楼赛马场着陆。机上乘客都是外国人。邮件上贴付 3 分平信邮资或 1 角 3 分挂号快信邮资。北京-天津飞行携带邮件数量一直是国内外航空界和集邮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据最新统计资料, 目前已知存世共46件,其中从北京寄天津 20 件信函,从天津寄北京 22 件信函和 4 件包封 纸。这 46 件中的 35 件曾在 2009 年北京国际航空集邮展览展出。1920-1921年间,北京政府购进 40 架“维克斯 ·维梅(Vickers Vimy) ”飞机,这是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制造的双发运输机,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型飞机之一。1921 年 7月1日使用该型飞机开辟中国第一条正式航空线北京-济南-上海航线(实际只飞到济南) 。1921年 7 月 1 日还发行了中国第一套航空邮票,这套邮票以及 1929 年发行的第二套 航空邮票图案,都是 1920 年从英国购买的“爱弗罗 ”飞机在北京长城上空飞行。1921 年 8 月 12 日至 1924 年,每年夏季专门开辟北京至北戴河特别航班,为在北戴河避暑的政府官员及外国驻京人员服务,邮局开办特别航班邮政业务。1923 年 5 月 23 日开通北京-天津航班,末班为 1924 年 7 月 28 日。东北地方军政府于1920 年成立东三省航空筹备处,1924 年 5 月 6 日试航奉天(沈 阳)-牛庄(营口),开始办理航空邮件。1925 年 5 月 1 日,驻郑州军队航空队发起,开办 郑州到洛阳航空邮运,邮件由邮局代为收发,中途因飞机故障停航,邮件改用火车运往洛阳。孙中山领导的广州军政府也曾大力发展航空,但未见关于航空邮政的记录此后,中国进入大革命时期,又称北伐战争时期。北伐战争与军阀混战交织,北京政府和各地军阀政权都无瑕发展航空邮政事业。1925 年至 1928 年间,中国航空邮政发展陷入停滞。
三、南京政府时期的国内航空邮政
1927 年 3 月,国民党领导的北伐军占领南京。1928 年 2 月在南京改组国民政府。1928 年底名义上实现全国统一。民用航空事业和航空邮政事业恢复发展。南京政府交通部于1928 年 6 月开始筹办民用、邮运航空。1929 年 5 月在交通部内设立 沪蓉航空线管理处,修建上海、南京、汉口等 5 处机场、从美国购买 4 架小型飞机 ,中美合资开办“ 国民政府特设中国航空公司 ”。以后又陆续成立西南航空公司、欧亚航空公司、 中苏航空公司、 中央航空公司,逐步形成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地区的航空 线及航空邮路。首先开辟沿长江的东西航空线,即沪(上海) 蓉(成都)航空线。1929 年 7 月 5 日,发行中国第 二套航空邮票。7 月 8 日,沪蓉航空线管理处开辟上海-南京定期航空线 。10 月 21 日,接手 管理沪蓉航空线的中国航空公司将上海-南京航线延伸至汉口,经停九江 。1930 年 11 月 23 日,上海- 南京-汉口航空线增加经停芜湖,并首次在航空邮件上使用航空签条。1931 年 3 月 31 日,上海-汉口航空线延伸至宜昌,经停沙市、汉口、九江、安庆、芜湖、南京。10 月 21 日,汉口-宜昌航 空线延伸至重庆,称汉渝线。1933 年 5 月 29 日试航重庆-成都,6 月 1 日正式开航重庆-成 都。至此,上海-成都全线通航。期间的 1932 年8 月 29 日发行第三套航空邮票。中国航空公司在开辟经营沪蓉航空线的同时,还同步开辟南北航空线。1931 年 4 月 15 日,中国航空公司开通南京-北平(北京)航空线。1932 年 5 月 10 日,中国航空公司试航沿海的南北航空线, 即上海-海州 (连云港) -青岛-天津-北平航空 线, 1933 年 1 月 10 日正式开航 。 10 月 24 日, 中国航空公司用“广 州号 ”水上飞机开航上海-温州-福 州 - 厦 门 - 汕 头 - 广 州 航 空 线。 1936 年 11 月 6 日该航线延 展至香港。至此,中国航空公司构 成以上海为中心,西达成都,北达 北平(北京,南达广州的丁字形 航空线,基本覆盖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主要城市。1935 年 3 月 25 日,中国航空公司将上海-重庆航空线以沪蓉支线名义延伸至贵阳、 昆 明。因天气等原因,飞抵贵阳后邮件转陆路运往昆明。5 月 4 日,重庆-昆明航空线正式开 通。7 月 12 日,中国航空公司首飞重庆-贵阳-昆明,正式开通昆明-重庆-上海航空线,沟 通了西南边陲与内地及沿海的航空联系,但因天气原因难以保持正常飞行。1939 年 12 月 1 日,转由欧亚航空公司运营昆明-重庆航空线。南京政府时期,地方政府也自行开办航空邮政。广东军政府 1928 年底筹办军办民航,1928 年 12 月使用“广州号 ”、“珠江号 ”飞机从广东出发作全国长途飞行,曾携带邮件。 1929 年 2 月 18 日,“广州号 ”从广州飞广西北海,携带邮件。1929 年 11 月 1 日广东军政府航空处下设交通科管理民航事宜,试办两广民航。1930 年 12 月 1 日,未经南京政府同意,即组织广东广州-广西梧州首航。邮票不能使用广州邮局邮戳盖销,而用“飞机专运 ” 小方戳盖销,另盖有“航空处交通科试办两广民用航空大沙头总站图章 ”,到梧州后加盖梧州邮局邮戳 。1931 年1月16 日,南京政府批准广州-梧州航线正式开航,到 5月即停航。1928 年云南军政府也自行筹办航空公司,从美国购买 3 架飞机。其中的“ 昆明 号 ”飞机从香港飞返昆明途经北海时携带邮件, 回到云南 3 天后即携带邮件飞往大理、楚 雄、蒙自等地。1929 年夏季,云南地方空军“金马号 ”作跨省宣传飞行到杭州、宁波、上 海、广州等地。11 月 26 日从广州返昆明携带邮件,飞机在梧州坠毁,邮件改由水陆路运入云南。广东军办民航停顿后,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五省地方当局于 1933 年 9 月 15 日成立西南航空公司筹备委员会,从美国购买 4 架小型飞机。1934 年 3 月 7 日起,西南航 空公司试航广州-柳州-独山-贵阳 。1934 年 4 月 7 日,西南航空公司试航广州-苍梧(梧 州)-邕宁(南宁)-龙州,10 月 1 日正式开航。广龙线具备通过法属印度支那转运国际邮 件的潜力。1934 年 6 月 29 日试航广州-茂名-琼山(??冢?邕宁(南宁) ,10 月正式飞 行。1936 年 11 月 5 日,西南航空公司将广州-南宁航线延展至柳州、桂林,试航广州-梧 州-南宁-柳州-桂林,11 月 9 日正式开航。欧亚航空公司先开辟上海-满洲里航线,受阻停航后,再尝试开辟经新疆到苏联往欧洲 航空线 。1931 年 12 月 14 日首次试航上海-北平(北京)-归绥(包头)-百灵庙-弱水河 (额济纳旗)-哈密-迪化(乌鲁木齐)。这次试航极其艰险,沿途多是草原荒漠人烟稀少地 带,百灵庙-弱水河-哈密-迪化航段多是戈壁沙漠?;钊降シ⒎苫?,通信导航设备极其简 陋,没有气象预报,飞行极为困难。弱水河即今日内蒙古额济纳旗,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今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欧亚航空公司请斯文 ·赫定探险队先用骆驼队运进油料和接应人员,开辟简易着陆场。但是飞机在日落前到达弱水河后并未找到简易着陆场,只得野外着陆过夜。天亮后用仅存的一点油料起飞寻找简易着陆场,空中发现一位放牧的牧民,着陆询问牧民后再次起飞,才找到简易着陆场和先遣接应人员,飞机加满油,再次起飞飞往哈密。1932 年上半年,欧亚航空公司逐步开辟西北地区航空线。1932 年 4 月 4 日开通上海- 南京-洛阳-长安(西安) 。5 月 11 日从长安试航兰州,5 月 18 日正式开航上海-兰州。11 月 19 日再次试航上海-迪化,这次避开环境艰险的北线,改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南线河西 走廊,形成上海-南京-洛阳-长安-兰州-肃州(酒泉)-哈密-迪化航线。新疆邮局 1932 年 11 月 26 日临时用木戳加盖“航空 ”邮票售用,即中国航空邮政史及集邮史上著名的新疆木 戳加盖航空邮票。贴用新疆木戳加盖“航空 ”邮票的航空信,存世量很少,珍罕度很高。 1932 年 12 月 15 日,正式开航上海-新疆迪化定期航班。以后时办时停。1933 年 7 月 20 日 曾有迪化-塔城特航。1934 年 7 月 20 日,欧亚航空公司将沪(上海)兰(兰州)线扩展至 宁夏,11 月 1 日再从宁夏扩展至包头。欧亚航空公司在经营西北地区航线的同时,也经营中部的南北航空线。1933 年 5 月 10 日,试航广州-长沙-汉口。1934 年 5 月 1 日正式开航北平-太原-洛阳-汉口-长沙-广州。1935 年,欧亚航空公司从德国购买的“容克 ”Ju52 三发动机大型飞机抵达中国,这是当时中国性能最好的飞机。8 月 5 日用于试飞西安-汉中-成都(陕蓉线),9 月27 日正式开航。1936 年 2月25 日,欧亚航空公司试航上海-南京-西安-成都-昆明,4 月 1 日正式开航。
四、联接中国的洲际航空线
20世纪 20 年代,世界航空发展处于“黄金时代 ”。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美国相继开辟帝国航空线、欧亚跨洲际航空线、东方航空线、皇家荷兰航空线、跨太平洋 14 号航 空线等 5 条洲际航空线,到达亚洲,联接中国。中华邮政自 1924 到 1935 年间,陆续开始 通过上述航空线发送国际航空邮件。期间,中国各航空公司都不具备远程飞行能力,只能 到边境或近邻国家接续相关航线到中国内地,沟通国际航空邮路。1920 至 1938 年间,世界 上还有许多创记录远程飞行、试验飞行,到达或途经中国,包括到达或途经香港、澳门、 广州湾(法国租借地,今广东湛江)等当时仍是殖民地的中国地方。
1923 年,英国空军部要求发展“帝国飞船服务 ”,主要航线从英国到印度、澳大利 亚,支线到香港。1924 年 6 月,2 名葡萄牙飞行员帕斯、贝雷斯驾DH9A 飞机从里斯本飞往 澳门, 因暴风雨误降广东宝安(今深圳) 。同月,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麦克莱伦驾“秃 鹰 ”水陆两用飞机作环球飞行,飞抵香港。1925 年,英国的帝国航空线已经穿越印度到达缅甸。9 月到 10 月,意大利飞行员派尼多(Francesco De Pinedo)驾飞机进行意大利经中 东、印度、中国到日本的长途试验飞行。返程时,10 月 17 日在中国南京携带 10 封寄意大 利罗马信件 。 1926 年 3 月 16 日 ,丹麦飞行员波特福德( Lt Botvod) 、机械师奥斯兰 (Osland)驾驶“???”飞机从哥本哈根起飞,飞往中国和日本。途经印度加尔各答时携带 31 封信件。1927 年 4 月 2 日,英国的帝国航空线延伸到马来亚。1929 年 3 月 30 日,帝国 航空公司正式开办英国伦敦到印度卡拉奇定期航班。1933 年 7 月 11 日航班向东延伸到加尔 各答。中华邮政从 1933 年开始,使用英国皇家航空线转运寄往欧洲等处之国际航空邮件。中国航空公司的沪粤线、欧亚航空公司的平粤线运送国际航空邮件至广州,转内河水路运 至香港,衔接帝国航空线。1936 年 3 月 23 日,帝国航空公司开辟马来亚槟城(Penang)- 法属印度支那土伦-海南岛-香港定期航班。标志英国到香港的帝国航空线全程贯通。从 11 月 6 日开始,中国航空公司上海-广州航线(沪粤线)往返航班加停香港站。1937 年 12 月 19 日,帝国航空公司开通泰国首都曼谷经泰国乌隆、河内、广州湾(湛江)到香港水上飞 机航线,20 日抵达香港,为香港第一条定期航空邮政服务线。1922 年 4 月,德国与苏维埃俄国签订《拉巴洛条约》 ,开启长达 20 年的德苏合作时 代。德苏联手,逐步开辟从德国柏林经哥尼斯堡(当时东普鲁士首府,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苏联莫斯科、西伯利亚,到中国、 日本的欧亚跨洲际航空(Transeurasia)。德 俄航空公司首先开通柏林至哥尼斯堡航段 。寄中国邮件先用飞机运送再转铁路运送(图 18) 。1924 年,中国与苏联签订经莫斯科至哥尼斯堡航空运输邮件的协定:“规定所有自 5 月 1 日至 11 月 1 日飞行期内,寄往哥尼斯堡、巴黎及伦敦的邮件,均经由哈尔滨寄往莫 斯科,交由飞机向前途运寄。 ”1926 年 6 月 11 日,法国飞行员裴尔帝埃从巴黎起飞,经华沙、莫斯科、伊尔库茨克、赤塔、中国沈阳等地,6 月 18 日到达北京南苑机场,实现欧亚跨洲际航空线全程飞行。机上携带 12 封邮件。1926 年8 月 3 日,苏联为开辟西伯利亚航空 线,使用民航飞机,首次进行从苏联上乌丁斯克,经停外蒙古阿拉坦布拉格(恰克图),到乌兰巴托(库伦)的航空邮运试验飞行。1928 年8 月 11 日,再进行第二次到外蒙古乌兰巴托的试飞。当时外蒙古已宣布独立,中国政府未予承认。1928 年,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向中国提议开办经苏联至欧洲国际航空线。 1929年春季,苏联开通西伯利亚航空 线。1931年 2 月,中国与德国合资成立欧亚航空公司, 由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提供飞机和飞 行员,经营欧亚航空邮运。使用的飞机上均绘有中文“ 邮 ”字 。1931年 4 月19- 25 日,欧亚航空公司试航上海-南京-天津-林西-北平-满洲里,5 月 31 日正式开航。邮件到满洲里后,转苏联西伯利亚铁路,再转飞机至德国柏林及欧美各国。首航后不久即爆发 “九一八 ”事变, 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该航线到 10 月底即停航。欧亚航空公司改为开辟从上海、北平到新疆的航空线,希望从新疆经苏联联接德国。1925 年,法国军队开始在紧邻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的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老 挝 、柬 埔 寨 )设立机场,开展航空活动。1928 年 4 月 8 日 ,法 国 飞 行 员哥 斯 特 (Costes) 、机械师布克斯(Le Brix)驾驶海运到日本的 1 架飞机,从东京起飞,经中国 广州湾、法属印度支那西贡,4 月 14 日抵达巴黎白奇机场,实现中法之间全程飞行。1928年,法国在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设立亚洲航空公司(AIR ASIE),1929 年开始运营并开展航空邮政业务 。1929 年,法国开 始本土到印度支那的邮政飞行。4 月 12-20 日,法 国飞行员白黎-瑞金尼斯特(Bailly-Reginenst) 驾驶机号F-AIYM 的法曼 190 飞机,进行了西贡-巴 黎之间第一次航空邮政飞行 。9 月 29 日,法国飞 行 员 哥 斯 特 ( Costes ) 、 机 械 师 贝 隆 特 (Bellonte) 驾布雷盖-19 型飞机从巴黎起飞,经 苏联西伯利亚到中国齐齐哈尔, 10 月 13 日到上 海。返程经法属印度支那、印度回法国,机上携带邮件。之后,法国飞行员多次进行法国-印度支那- 中国-日本飞行。1929 年底,亚洲航空公司利用西 贡-曼谷航线衔接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万隆-曼谷-阿 姆斯特丹航线,构成法属印度支那到法国本土的航空邮路。1931 年 1 月 17 日,法国东方航空公司(Air Orient)使用水上飞机,正式开始法国马赛到法属印度支那西贡的定期航班飞行。1935 年 11 月 10 日,中国与法国签订《中法通航合约》。规定中国航空公司办理从广州经广州湾(湛江)到法属印度支那的航空线,到河内接续法国东方航空公司远东航线到法国马赛。1936 年 2 月 14 日,中国航空公司正式 开航河内。6 月 18 日,转为西南航空公司接办中法航空联运,将广州-梧州-南宁-龙州航线 延展至河内,6 月 19 日第一次试航,7 月 10 日正式通航,称广河北线。9 月 9 日,法国航 空公司与西南航空公司联营的中法航线开通。1937 年 2 月 5 日,法国航空公司试航河内-广 州湾-广州航线。4 月 9 日,西南航空公司开航广州-广州湾-北海-河内航线,称广河南线。 1938 年 8 月 10 日,法国航空公司正式开通河内-香港航线。10 月 5 日正式开始定期航空邮 政业务。在帝国航空线延展到香港之前的 1932 年 11 月 5 日,香港邮政先行开通香港-西 贡-马赛航空邮路,沟通到欧洲航空邮路。 中华邮政从 1933 年开始,使用法国西贡至马赛航空 线转运寄往欧洲等处之国际航空邮件。1924 年 9 月,荷兰陆军少校赞尼驾驶“霍 克 ”C. Ⅳ水上飞机从阿姆斯特丹起飞作环球飞 行,降落香港。1927 年 7 月 23 日,荷兰皇家航 空公司(Royal Dutch Navigation Company)首 次试航阿姆斯特丹到亚洲航线,29 日到达泰国曼谷。 1929 年,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开通从阿姆斯特丹到荷属东印度首府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航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上最长的航空线。1936 年 10 月 15 日,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开通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到 菲律宾马尼拉定期航班,衔接美国 14 号太平洋航空线,可经香港到中国内地,沟通中国到 南太平洋地区航空邮路。中华邮政从 1933 年开始,使用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彭顿至阿姆斯特 丹航空线转运寄往欧洲等处之国际航空邮件。中国与美国之间远隔太平洋,首先实行的是海陆空邮件联运。 《中华民国九年( 1920 年 )邮政事务年报 》记载“ 自美国邮政由华盛顿之雪特里与英属哥伦比亚之维多利亚间设立洋海航空邮班以后,中华邮政亦特为此故封发海航邮件总包,由按期开往温库洼之各轮船寄往雪特里 。 ”1924 年, 中国与美国签订“ 由旧金山至纽约穿行大陆航空班带连邮件之协定 ”。中国寄美国邮件在广州直接封装,海运到美国后,邮件自维多利亚至雪特里由飞机带运 。7 月 1 日,美国纽约-旧金山之间正式开始横跨大陆跨昼夜飞行的定期航空邮政业务,又称夜间航班。首航当日,有信件从美国纽约寄中国上海。位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寄 中国航空信,也可进入美国转中美之间水陆空联运邮路。1924 年,美国陆军环球飞行队 2 架“环球巡洋舰 ”DWC-2 水上飞机从芝加哥起飞作首次环球飞行,经阿拉斯加、阿留申群 岛、苏联堪察加半岛、 日本,6 月到达上海、香港。首次实现跨北太平洋飞行。1935 年 4 月 16 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PAA)开始试飞旧金山-夏威夷,随后开通定期航班。6 月 12 日、8 月 14 日,再试飞旧金山-夏威夷-中途岛-威克岛(图 23) 。11 月 22 日,使用马丁 M-130“ 中国飞剪 ”水上飞机,正式开航旧金山-火奴鲁鲁-中途岛-威克岛-关岛-菲律宾马 尼拉, 11 月 29 日抵达马尼拉 。标志跨越中太平洋的 14 号航空线(FAM14)贯 通 。 1937 年 4 月 28 日,美国泛美航空 公司旧金山-马尼拉航线延展至澳门、香港。 中国航空公司相应派出飞机由上海 经广州到香港海面 降落,与 “ 中国飞剪 ”交换邮件 。史称中美航空第一次通航。欧亚航空公司于 6 月 29 日将北平- 广州航线延展至香港,与中国航空公司 共同衔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航空邮路。中国航空邮件经泛美航空公司运至夏威夷,还可转往南太平洋各岛国。
五、抗日战争时期的航空邮政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北京)进攻中国军队,开始全面侵略中国。史称“卢沟桥事变 ”或“七七事变 ”。中国开始全面抗日战争。日军侵占华北,进攻上海,12 月 13 日 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烧杀抢掠,大肆屠杀。民国政府先迁汉口,再迁重庆。大片国土沦丧,中国沿海地区基本落入敌手。中国航空公司和欧亚航空公司的华北、华东航空线停航,经营重点转向以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地区,尤其注重开通香港、河内、仰光、加尔各达国际航空线, 以打破日军封锁,维持战时对外航空联系。香港成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内地联接国际航空邮路最重要的枢纽。中国航空公司 1937 年 11 月 6 日开航宜昌-香港。12 月 4 日试航重庆-贵阳-桂林-柳州-梧州-香港,12 月 16 日正式开航。1940 年 10 月 8 日开航南雄-香港。欧亚航空公司平港线改以太原为起点, 1937 年 8 月 3 日临时开设长沙-香港航班,8 月 30 日临时开设西安-香港航班。1938 年 6 月 13 日开航昆明-柳州-香港,1939 年 12 月接替中国航空公司飞重庆-贵州-昆明航空线、重 庆-香港航空线,1941年 8 月 29 日开航南雄-香港。到美国、英国、法国的国际航空邮件均 在香港接转 。美国于 1939 年 2 月 23 日用新型“波音飞剪 ”客机执飞旧金山-檀香山-香 港,香港的航空邮运枢纽作用日益凸显。飞香港航线的中国飞机需要飞越日军占领区,屡 遭日军飞机攻击,很多航班改夜间飞行。1941 年 12 月 7 日 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 发。12 月 8 日 日军轰炸香港启德机场,炸毁 5 架中国航空公司飞机。随后日军占领香港。 中国内地飞香港的航空线被切断。法属印度支那(越南) 的河内也成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内地接通国际航空邮路重要枢纽之一。 欧亚航空公司 1937 年 12 月 16 日试航昆明-河内, 12 月 22 日正式开航 ,衔接法国航空公司远东航 线,一度??笥?1938 年 5 月 16 日重开。中国航 空公司 1939 年 3 月 15 日开航重庆-昆明-河内,衔接法国已于 3 月 10 日开通的巴黎-河内- 海防-香港航线。1940 年 6 月 14 日德国军队占领法 国首都巴黎, 日本于 6 月 16 日派军队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强行切断中国经法属印度支那的国际交通线,法属印度支那当局 6 月 20 日完全封锁与中国边境,中国内地飞河内的航空线被切断。英属缅甸的仰光也成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内地接通国际航空邮路重要枢纽之一。1939 年 1 月 24 日 ,中国与英国签订中缅通航换文。中国航空公司于 1939 年 2 月 21 日和 4 月 20 日试飞重 庆-仰光(渝仰线),10 月 30 日正式开航重庆-昆明-缅甸腊戌- 仰光,衔接英国航空公司远东航空线, 联接印度 、中
亚、大洋洲、非洲、欧洲,还可从欧洲跨越大西洋绕行到美洲。1942 年 1 月 4 日 日军从泰国进攻缅甸, 占领缅甸大部,5 月初侵占中国云南怒江西岸地区。中国内地到缅甸的航空线以及最后的陆路交通大动脉滇 缅公路均被切断。
在中国沿海地区被日军侵占后,开辟从新疆经苏联的国际航空线被提上日程。1939 年 9 月 9 日中国与苏联签订《关于组设哈密、阿拉木图间定期飞航协定》,在迪化(乌鲁木齐)成立中苏航空公司,开通哈密-迪化-伊宁-苏联阿拉木图航空线(哈阿线)。1939 年 12 月 5 日,中国政府交通部使用欧亚航空公司飞机开通重庆-成都-兰州-肃州(酒泉)-哈 密航空线(渝哈线),衔接中苏航空公司的哈阿线以及从阿拉木图到莫斯科的阿莫线,首航邮件盖有“交通部渝哈线正式通航纪念 ”戳。但该航空线不论国内新疆段还是国外段均运行不顺。1941 年 8 月,中国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中国政府交通部接收欧亚航空公司并改为国营,1943 年 3 月 1 日改组为中央航空公司。拟将业务延展到苏联边境,因苏联提出异议而中止。1943 年4 月19 日重庆国民政府决定不准苏联飞机入境。中央航空公司继续每周一班飞迪化,直到 1944 年4 月 7 日停航。在中国沿海地区以及法属印度支那、缅甸都被日军侵占,德国入侵欧洲各国进而入侵 苏联造成交通阻断,中国对外航空交通唯有通过印度。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先于 1939 年 5 月 20 日开通跨越大西洋到欧洲、转英国航空公司到香港的航空邮路。中国航空公司1940 年 1 月 18 日、12 月 18 日先后试航重庆-昆明-缅甸腊戍-印度加尔各答航线,12月18日试航携带邮件并加盖“ 中国航空公司渝加线首次通航纪念 ”戳,12 月 30 日正式开通,成为著名的“驼峰航线 ”。航空邮件在加尔各答衔接英国航空公司飞机,转运欧美各地。这是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开通的最后一条国际航空线。根据中国政府代表宋子文建议,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2 年 3 月 20 日决定,美国陆军航空队使用“驼峰航线 ”向中国运送武器和物资。1942 年 7 月 18 日至 8 月 1 日,中国航空公司 1 架 C-53 运输机试航重庆-成都-兰州-肃州(酒泉)-迪化(乌鲁木齐)-库车-莎车-印度(今巴基斯坦) 白沙瓦- 新德里往返航线,试图开辟新航线。但因喀喇昆仑山脉和喜玛拉雅山脉高山阻隔,路程遥远绕行,实际没有开通?!巴辗搴较?”仍是唯一通道。到抗战胜利的1945 年 9 月,美国和中国运输机通过“驼峰航线 ”共运送物资 73 万吨、人员 3 万余名,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 供了巨大支持。 由于航线飞越喜玛拉雅山脉南缘,气象条件极其恶劣,经常遭日本战斗机攻击,在“驼峰航线 ”坠毁的中国、美国飞机达 514 架,牺牲空勤人员 1500 余名。
六、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航空邮政
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的国内航空邮政开始恢复,国际航空邮政开通新的中美直达航空线,恢复到欧洲航空邮路。1946 年 6 月, 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人民军队奋起反击,中国进入解放战争历史阶段。中华邮政的航空邮政业务迅速萎缩,解放区不具备开展航空邮政的条件。1947 年到1949年间,中国航空邮政从萎缩到最终完全停滞。1949 年 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航空邮政结束了早期阶段,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魏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