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侨批集邮学术研究座谈会在汕头召开
日期:2025-03-20
打印
【字号: 大 中 小】
为进一步提高侨批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深侨批文化的研究和广泛宣传,2025年3月12日至13日,广东省集邮协会在汕头召开中国侨批集邮学术研究座谈会,全国集邮联学术研究部主任成冬青,广东省集邮协会副会长李江、孙海平,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汕头市分公司相关领导,全国集邮联会士蔡少明,汕头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全国集邮联会士、广东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孙海平主持,大家围绕侨批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发行“侨批”邮资票品的可行性等展开交流,从项目背景市场需求、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案及设计元素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讨论。一致认为,发行“侨批”邮资票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侨批”邮资票品有望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会上,全国集邮联学术研究部主任成冬青指出:侨批,作为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及家书,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 从集邮的角度来看,侨批邮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它们是邮政史、金融史、文化史的重要见证,为我们研究华侨华人历史、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通过对侨批邮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侨批的寄递过程、邮戳使用、邮路变迁等,从而揭示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交流情况。侨批集邮不仅是历史研究的载体,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本土与海外的文化桥梁
座谈会期间,与会专家还对全国集邮联会士蔡少明创办的“潮汕侨批研学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专家们对基地常年开展以侨批与邮政等相关课题进行的学术研究和文化普及传播活动表示充分肯定,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及提升基地的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孙海平教授还当场为参加研学活动的小学生讲述了侨批这一文化载体的特点及社会意义,激发了学生们对侨批文化的浓厚兴趣。此次座谈会不仅为侨批文化的传播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未来“侨批”邮资票品的发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将继续推动侨批文化的深入研究与传播,助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